联系手机
13888801565

推动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的生态连通性保护与国际合作

2021-04-08 18:00:32      点击?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inc/click_number.asp?id=1530'>

不同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是动植物物种长期存续的必要条件。正如IPBES?019年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报告》中所详述,碎片化、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的存续和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尽管爱知目?1的数字面积部分正在实现,但该目标的其他重要方面,包括连通性和保护区的生态代表性,几乎没有或没有进展?span class="bjh-br">

作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努力的一部分,中国绿发会联合支持提交的全球提案(原WCC?8号动议)?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的连通性保护和国际合作:从地方到国际”(Ecological connectivity conservation in the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from local to international levels)目前已经正式成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的?3号决议(WCC-2020-Res-073-EN)?/span>

2020?1月,经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投票表决,这份动议获得了通过,称为IUCN WCC正式决议?/span>

这份决议,要求将连通性保护和国际合作纳入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以及其他相关倡议,例如?030年议程》和《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推动连通性保护,促进理解和应用一致做法,并促进加强合作,以养护和恢复陆地、淡水和海洋环境的生态连通性?/span>

CMS COP13?2.26号决议曾将“生态连接性”(ecological connectivity)定义为“物种的无阻碍运动和维持地球生命的自然过程的流动”。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连通性保护。但,目前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只要求在国家一级制定和执行战略和行动。连通性确实提供了一种手段,各国和利益攸关方可以就共同目标和共同责任达成一致,协调其行动,并跨国界和跨部门、区域和国际的各级层面开展合作?/span>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 title=
售后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 title=
微信二维?/td>